上海能否率先回应公交卡押金问题?
前几天,新华社发出通稿,再次追问交通一卡通巨额押金问题,指出:公交一卡通发行量在我国已超1.8亿张,按每张卡押金10元到30元估算,押金总额达到18亿到54亿元。如此巨额款项,到底由谁在管理,收益情况如何,用在了什么地方等等,不能总是一笔糊涂账。面对公众疑问,公交一卡通押金的相关问题,理应早日给公众一个明白。 近三四天来,舆论的焦点被好几起突发的特大恶性事故所牵引,把对交通卡的追问“边缘化”了,根本无人理睬,相关机构更是默不作声。但是,对这个追问应该迟早要有回应的,早回应早主动,这是能否善待民意民声、善待舆论监督的一块试金石,无论怎么守口如瓶、装聋作哑,总是躲不过去的。于是,突然想到,作为发行最早、使用最普及的上海,能否主动挺身而出,率先回应交通卡押金问题?
对交通卡押金的疑问和异议,并非今日始。对公众的回应,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手头能看到的最早一个回应,是2000年,在回应市民“购买交通卡为何要收押金”的疑问时,主管部门解答的要点是:即使像我国香港这样发达的地区,其发行的交通一卡通(即八达通卡)也是采用押金方式;收取押金还因为交通卡系采用非接触方式,制造成本费用较高;交通卡成本全部由发卡公司承担,消费者退卡时退回押金,不收取折旧费、使用费,只是损失每年0.54元的利息;据调查,7成以上的消费者表示若交通卡不收取押金,用完之后不会再次充资,代之重新购买一张新卡,而一张交通卡理论上的寿命是10万次,如使用几次便扔掉的话,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说,当时这样解释,基本上还是比较入情入理的。
但过了几年,在2006年前后,有媒体报道上海公交一卡通押金利息一年可以超过千万元,于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质疑,要求对押金的用途予以说明。消保委也参与质问,并提出了“降低交通卡押金费”的要求。于是,2006年12月,上海市建委回应道:截至当年11月,押金式公共交通卡已累计发行1209万张,每张成本近20元。公共交通卡公司则公布,公交卡扣除成本后的结存资金为1.2亿元,目前按活期存款存放在银行,并未用于任何其他投资项目,这些结存资金每年利息不到100万元,在市民退卡全额退回30元押金时,公司需为此支出退卡手续费及卡片折旧损耗、翻新等成本。
继而,自2007年11月1日起,交通卡由每张30元下调至20元。交通卡成本和押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结论也被公布:截至2006年11月30日,上海发行在外的1208万张押金式普通卡,平均支出费用20.27元/张,其中平均采购费用11.31元/张、制作费用4.78元/张、发行费用3.10元/张、退卡费用1.08元/张(按实际退卡量折算)。
此后,虽然对这样的解释和算账仍有异议,但对押金问题的质疑声相对平静了。而如今又过去了5年多,情势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其间还是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追问交通卡押金的用途等情况,但似乎未见有对公众的明确交代。那么,现在新华社代表公众再次发问,上海的相关部门能否藉此机会再为我们算一笔账吗?
比如,有人称如今一张IC卡或ID卡的成本其实也就几角钱,对上海来说是这样吗?要是成本如此之低,为什么上海的押金仍不作调整?每张押金20元已经维持了近5年了,是否该下调了?又比如,目前上海发行的交通卡总数是多少,押金总额是多少?销售、维护、退卡等等方面的总成本和平均成本是多少?历年积余的押金目前如何处置,是否用于投资了,投资效益如何?要是没有投资,仅存入银行,那么利息收入多少,怎么开支了?……这些都是公众非常关心的,是不是也该有一个明确清晰的交代呢?
交通卡的押金牵系千万市民,无疑是一个公众资源、公众利益问题,也该是一个公共信息,ZF和相关职能部门予以积极回应,甚至定期如实报告,乃天经地义。据悉北京、福州、广州、厦门、南京、郑州等十来个城市的市民已向当地ZF相关部门申请公开或提起诉讼。上海能不能带个头,先行公布账目,以显示信息公开透明的气魄、对公众高度负责的气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