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城社区网〗's Archiver

老叟 发表于 2013-6-13 07:34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2013年05月21日 06:53:29  来源:[color=#000066] 新华每日电讯4版[/color]
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镉超标的8批次大米及米制品生产厂家、品牌标识。广东主要的大米供应地之一湖南再次成为“重灾区”,8个批次里有6批来自湖南。作为我国传统的“鱼米之乡”,湖南出产的大米却为何屡屡笼罩在重金属污染阴云之下?
  湖南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土壤中重金属本底值本来就比较高,加上湘江流域历来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重化工业密集区,沿线集中了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布点的大型重点工业企业,特别是水污染严重的有色冶金、化工、矿山采选等行业占全省80%以上。
  偏重于重化工业的经济布局使湖南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数据显示,仅2007年湘江流域排放的工业废水就有5.67亿吨,生活污水11.19亿吨。其中重金属含量特别高,汞、镉、铅、砷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湖南省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工业领域所形成的重金属污染形势有所缓解,但在旧的工业污染源尚未得到彻底根治之际,新的重金属污染源又出现了。专家分析,农产品中出现重金属超标,除了土壤受污染的原因之外,农业投入品滥用、外源性污染、养殖业污染以及工业漂移物等因素也日渐显现。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重金属并不超标,而农产品却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投入品的滥用。
  2012年底,湖南省农业厅曾在全省耕地质量工作会上披露,目前湖南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总体已呈现出从轻度污染向重度复合型污染发展、从局部污染向区域污染发展、从城市郊区向广大农村发展的趋势。
  首先是污染区域分布广。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区域呈“一线两片”分布,即湘江流域一线和湘西、湘南两片。主要集中在株洲、衡阳、娄底、郴州等湘江流域的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
  其次是产地污染面积大。2009年全省城郊区、工矿区和污水灌区的产地安全调查以及相关数据初步估算,全省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5%。
  第三是农产品产地污染重。2011年全省农用化肥使用量达到836.27万吨,农药使用量12.04万吨,农用地膜使用量7.59万吨,而主要作物对氮磷钾等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只有30%、25.9%和36.7%,农药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地膜回收率不足85%,这意味着每年将有167.34万吨化肥(折纯)、8.43万吨农药、1.14万吨地膜残留土壤造成污染,而农用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时间长达20年之久。
  “从目前的状况分析,由于工业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惕,但对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湖南省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当前我国农业投入品的过度使用已成泛滥趋势,不少化肥和农药其本身就含有重金属成分,它们会让土壤内有机质含量降低,破坏土壤的自我调节功能。
  一些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被施入土壤后,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重金属,即便是有机肥料也难逃重金属污染。而在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人们常常在猪、鸡等农畜的饲料中添加含砷制剂或硫酸铜,因为这种重金属可以杀死猪体内的寄生虫,促进牲畜生长,甚至可能“让猪肉的颜色变得更红润”。
  鉴于当前重金属污染的“多源”性,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从国家层面上加大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和对遭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逐步修复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和防范控制农业投入品滥用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多措并举才能切断重金属流向土壤和农产品中,堵住重金属超标农产品流向百姓餐桌。
  据新华社长沙5月19日专电(记者周勉 翟永冠)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王祖伟告诉记者,日本在二十世纪发生的“痛痛病”公害事件就是因为河流被含镉污水污染后,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积累下来。专家介绍,进入人体的镉,除引起“痛痛病”外,主要累积在肝、肾、胰腺、甲状腺和骨骼中。使肾脏器官等发生病变,并影响人的正常活动。造成贫血、高血压、神经痛、骨质松软、肾炎和分泌失调等病症。
  农业部环境科研监测所研究员、土壤专家侯彦林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预警体系,对污染程度和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土壤污染责任和环境权利。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