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守护天使    时间: 2010-8-2 19:07     标题: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多少年前,在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的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几年前,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做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书目见下面)选择的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无疑是精神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我们现在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良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一位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近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到可能相反,人性之重有大量恶劣的成分。这些成分阻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是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他也慢慢也沉淀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反对强权、抵制霸道、最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的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清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生,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给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美感的力量、美的力量决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没。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地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他去吧。儿童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变得很糟的。 美育胡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于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是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在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它仅仅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育为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全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的最多时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都已收到人类学家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动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有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的应包含一个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他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788028.bri3cmdi.asia/)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