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灌水] 中国网民的YSXT与政治派别 [打印本页]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1:23     标题: 中国网民的YSXT与政治派别

中国网民的YSXT与政治派别

乐 媛、杨伯溆

网络BBS(Bulletin Board System)论坛作为中国大陆网民政治讨论最为集中的公共空间,对社会政治事件的持续关注和热烈讨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在网络讨论中出现了诸如「小左」、「右愤」、「五毛」和「网特」等群体身份标签。「小左」、「右愤」顾名思义,不难理解;「五毛」被网友认为是ZF雇用的网评员,试图引导网络舆论,据说发一帖能得五毛人民币,故得此贬称;「网特」是网络特务的简称,被网友用来指称受雇于境外反华势力的网络活跃份子,以诋毁中国ZF和中国形象为目的,频繁发帖子旨在引导网络舆论。以上各种身份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对于政治YSXT角力的敏感度,而网络上出现大量的历史翻案帖子则更让我们无法不去追问:历史上的左右YSXT是否仍然影响甚至主导着目前的网络政治讨论?在新的时代语境里,中国左右YSXT的论争如何反映在网络政治讨论之中?

对互联网政治论坛的深入研究,首先应该了解这些论坛内存在的政治派别。因此,本文以「政治YSXT」这个概念为切入点,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强国论坛」(简称「强国」)和「猫眼看人」(简称「猫眼」)这两个BBS论坛进行考察,旨在描绘网络BBS论坛政治讨论中派别划分的全貌。

一 YSXT与中国网络

「YSXT」(ideology)一词最早用来指一门新的「观念的科学」,后来马克思扩展了这个概念,认为「YSXT是一种观念体系,它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随后,「YSXT」在概念化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单一的负面涵义,其中希尔斯(Edward Shils)的阐释更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的理解,即「形形色色的对人、对社会以及同人与社会相关的宇宙的全盘性认识和道德信仰类型中的一种」。而「政治YSXT」则常被用来指一组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通常一种YSXT包含了关于ZF的最佳形式(如民主、神权政治)和最佳经济体制(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可以



通过所处政治光谱中的位置(如左、中、右等)来确认。

「左」与「右」的政治划分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左」代表了主张民主、自由的激进派,而「右」则代表了相对保守的保皇派。随着社会的变迁,「左」与「右」的分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而言,右派反对有意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左派则热衷于此。波比欧(Norberto Bobbio)曾强调,「左」和「右」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词汇,而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中不断演变。他认为唯一区分「左」、「右」的有效差别是对「平等」的态度:左派强调平等的结果,而右派则保护平等的机会和强调人与人之间内在的不平等。此外,自由市场与国家干预、工人的优先利益,以及自由与保守等标准都曾用于不同国家或社会的政治光谱划分。从十九世纪早期开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渐成为「左」与「右」最重要的政治分野。然而,这些在西方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概念与标准到了中国同样也发生了变化,并且不可避免地在吸收和借用的过程中融合了本土的内涵。

(一)左右YSXT的演变与分化

中国左右YSXT的分野深深植根于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从西方引入又在自己的土壤里发展演变。从晚清至中共建国前,知识分子在摆脱殖民统治的抗争中自西方引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思潮──美国进步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以引发变革来实现其强国理想。这两种来源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YSXT逐渐出现了分化。正如顾昕所说,「五四」本身的多元性为不同的社会群体遗留下不同的资源,因而能够成为中国YSXT竞争市场中公认的符号硬通货;知识分子对「五四」精神之真谛的分歧逐渐演变成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在此后的国共两党争夺合法性的斗争中,YSXT冲突又逐步演变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中共建国后,左翼政治确立了其正统地位,并在文革期间达到了顶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取得了合法地位,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复苏。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新左派开始崛起,并在1990年代中后期与自由主义展开了一场争论。自由主义作为中国右翼的主要力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主张法制;支持市场经济;赞成对ZF权力的制衡。而中国新左派则继承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并强调对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批判,「呼吁重新检讨中国寻求现代性的历史条件和方式,将中国问题置于全球化的历史视野中考虑」。

朱学勤归纳了中国新左派与自由主义存在的三个主要分歧,即对于基本国情的判断,对社会问题的判断和对于社会问题的诊断。徐友渔则进一步概括了二者的分歧,认为主要从七大问题上展开:(1)市场经济与社会不公;(2)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3)关于中国国情;(4)如何看待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5)如何看待



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6)中国的现代化;(7)与极端民族主义立场有关的一系列国际问题。自由主义者认为只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法制社会,并以此来制衡权力、规范市场经济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而新左派认为中国的问题已经转换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危害。尽管这场争论已经平息,但「左右之间的YSXT之争却始终主导着思想界的进深与新变」。

中国左派政治谱系中还存在「老左派」与「新左派」之分。老左派主要由「忠诚于国家体制、以正统的马列毛为理论资源的知识分子组成」。甘阳认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左派使用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而新左派则使用源自西方社会科学的语言。就目前网络上活跃的左派言论来看,老左派与新左派构成了左派的主流。

……

乐 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杨伯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20

(二)中国网络政治派别的划分

  中国的网络政治派别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而民族主义在1990年代的复兴也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1999年,随着一系列国际大事件的发生bs,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人民日报》下属网站「人民网」在此背景下建立了「强国论坛」,网络BBS言论迅速活跃起来,有人更把「强国」的建立看作是「网络民族主义」活动固定化的标志bt。2002和2003年在中国和日本间发生的一些事件ck,促使更多的反日言论和情绪出现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的民族主义高潮。

  在中国,「民族主义」的含义一直与「爱国主义」相混淆。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民族主义指的是在「中国与西方」、「国内与国外」的范式下,强调「独立、统一和强大的中国」的YSXTcl。由于新左派与民族主义者同样用「美国霸权主义」来解释许多问题,而且都倾向于支持一个强大有效的新专制ZF,因而在网络BBS政治讨论中,中国民族主义也被认为是左派中的一支。但民族主义YSXT实际上还包括了历史上「汉与少数民族」冲突背景下的汉民族主义和少数民族主义,并存在于中国地域差异的文化认同中cm。由于它们与中国民族主义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相悖,而某些观点又暗合了西方独立、自由的政治YSXT,所以常被网友划归为右派。

  近几年来,中国在文化领域掀起的「读经热」、「官祭孔子」等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复在网络上也十分引人关注,有人把它称之为「文化保守主义」cn。很快,对于新儒家欲与自由主义相结合的趋势引起了众多争议。有人认为,现代新儒家旨在复兴儒学,实现它的「现代性转换」。但现代社会以自由、平等为基本特征,秉承宋明理学的现代新儒家在精神气质上却并非如此co。徐友渔也表示现代民主不可能从儒家那里开发出来,因而认为「政治儒学」不可取。但他肯定了「文化儒学」大有前途,问题是需要区别:「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君子之风,彬彬有礼,还是在制度上搞儒家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p。由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打破了左、右派二元对立的关系,在目前的网络政治划分中并不能简单将其归入「左」或「右」的阵营中。正如秦晖所说,在对待儒家和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如何定义「传统」显得十分重要cq。的确,作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珍视,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有着共同的价值,而在制度层面,二者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紧张关系。

  到此,我们已经对目前网络中出现的几种主要YSXT和派别划分进行了梳理。为了更好地符合当前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网络政治讨论的语境,我们以网民较为倾向的「左」与「右」的划分,通过图1展示中国网络政治派别划分的相关理论路径。

  这就是说,网络政治讨论中出现的左右派别划分不仅与中国历史上政治YSXT的斗争与演变密切相关,同时也因应当前社会政治领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其间,网络公民政治参与所扮演的角色显得愈加重要,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政治舆论的形成与YSXT的冲突密不可分。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21

(三)网络政治参与

  大众媒体的发展使许多传播学者和社会理论家把对YSXT的考察聚焦于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在媒介功能与效果研究中,制度、机构和党派YSXT是如何通过大众媒体形成舆论从而对公众产生影响,一直吸引了大量传播学者进行实证研究,而批判社会学家则在YSXT与媒介关系的研究中做出了更重要的理论贡献。其中,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理论」就曾对统治阶级如何利用大众媒体进行YSXT运作从而行使文化霸权的问题进行过论述cr。哈贝马斯(Jgen Habermas)则批判了国家与商业YSXT对「公共领域」的重新封建化。他尤其强调了在媒体参与下,公共空间的平等进入、观点的碰撞,以及批判的理性辩论对于良性的民主政治的重要性cs。

  的确,大众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的单向传播的技术特征使其更容易被权力精英操控,而互联网由于其所具有的公共空间和双向传播的技术特征,有别于一般大众媒体,使不同声音相对平等开放地展示成为可能。这给我们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机会来考察不同利益集团所代表的YSXT,在舆论形成与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随着「虚拟小区」的发展,一系列围绕互联网的争论在二十世纪末逐渐展开ct。乐观派学者认为互联网已经为信息、辩论和参与制造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和空间,它包含了可能鼓舞民主,并且促进批判和进步主义观念的传播dk。然而,公共空间不等于公共领域,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公共空间也并不一定就自然通向新的公共领域。悲观派学者观察到网络公共论坛中也充斥着「对质、误传和辱骂」dl。而且,人们也倾向于寻找强化个人立场的信息并与之互动,避免参与到异己的言论当中dm。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曾用「飞地商议」(enclave deliberative)来形容网络上出现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现象,他指出「飞地商议」的出现不仅会加深社会的碎片化,而且也变成了群体分化甚至是极化的「滋生地」dn。另一项早期的网络实证研究也发现,尽管「持不同意见的人们」容易陷入「观点的争斗」中,并构成了网上大部分的互动内容,但是这些团体内部的争论朝着YSXT同质化,并支持分化立场的倾向发展do。

  这些观点至少都表明,在网络政治讨论中已经形成了反映不同YSXT的群体,而且群体内部成员试图在寻求集体认同。在中国,学者对于网络论坛中的YSXT体现也给予了一定关注。郭良通过对「9.11」恐怖袭击后二十四小时「强国」的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民族主义情绪并未导致人们像原来想象的那样「幸灾乐祸」dp。有研究也指出,被称为「网络愤青」的爱国主义群体也常给人以左翼民族主义者的印象dq。可以看出,中国的BBS论坛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左右YSXT群体划分,可是目前的传播学经验研究中,还没有针对网络派别划分及其传播特征来进行考察。如何划分中国网络BBS论坛里的左右派别?以不同派别声音为主导的BBS论坛是否具有差异?我们在下文提出两个具体的假设,并试图通过经验性的数据来验证与说明中国网络政治派别分化的现状。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25

二 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强国」和「猫眼」这两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时政BBS论坛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多级抽样的方式对这两个论坛2008年1月的首页主帖和对应的回帖进行数据收集,共获得主帖的有效样本394个,回帖1,243个。并且,我们在以下操作化的基础上由两名编码员对数据进行了编码分析,交互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测试结果也达到了内容分析的基本要求dr。为了增强我们研究发现的效度,我们在以下的讨论中展示了一些样本中的典型跟帖。

  由于左右YSXT往往与特定社会背景下所争论的重大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尝试引入「政治倾向」这一变量来测量网民在针对特定议题争论中所具有的态度倾向ds。根据文献部分的梳理并结合当前社会语境,我们分别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这四个维度上对数据内容进行议题分类,并增加了目前网络上尤为关注的「大众媒体」、「历史问题的重新评价」和「自然生态环境」共十四个议题(见表3)进行分类编码。由此进一步通过关键词与回帖讨论来共同确认帖子言论的政治倾向。此外,我们还依据网民所受中西范式之影响,通过区分对待「中国」(ZF/民族)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态度来进一步划分「激进」和「温和」的维度dt。由此,我们发现如下五个政治倾向:

  激进左:支持强大统一之中国(民族),反对目前中国ZF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强烈批判传统文化,并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表示反感;

  温和左:支持强大统一之中国(民族),支持目前中国ZF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崇传统文化,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表示反感;

  中间:持中立或无明确态度;

  温和右:支持中国ZF的合法性,但反对过份强调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立场,主张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提倡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借鉴;

  激进右:反对中国ZF的合法性,反对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立场,强烈批判传统文化,并极力推崇效仿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 数据分析

  (一)左派论坛与右派论坛

  我提出假设一:「网络BBS政治讨论中,存在左右YSXT分别占据主流声音的左派论坛与右派论坛。」表1首先展示了在「强国」和「猫眼」上不同政治倾向的分布。

  可以看出,在「强国」的主帖中,温和左派占46.5%,激进左派占28.5%,左派言论所占的比例高达75%,是该论坛的主导声音;而在「猫眼」中,激进右派所占比例最高,为30.4%,其次是温和右派,占18.0%,右派言论共占48.4%,成为该论坛的主流声音。且二者政治倾向具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ek结果(p<.001)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因此就主帖而言,这两个论坛已经形成了左、右派言论相对聚集的情况。

  表2则显示了「强国」和「猫眼」回帖中的政治倾向分布。可见,在这两个论坛的回帖互动中,政治倾向的分布与主帖趋于一致。「强国」的左派言论依然占据主流地位,达到52.2%。「猫眼」回帖的主流政治倾向还是偏右,占48.2%,且二者在政治倾向上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主帖和回帖的数据检验都支持了假设一的观点。

  (二)网络左、右派论坛的差异

  我们的假设二提出:「左派论坛与右派论坛在所关注的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左派论坛更偏好『民生福利』和『社会平等』议题,右派论坛更偏好『自由民主』议题。」为此我们对比分析了「强国」和「猫眼」在内容类型和议题上的差异。在内容类型的比较中,尽管这两个论坛具有显著差异(χ2 = 31.405, df = 11, p = .001),但由于二者同作为时政论坛的定位仍具有共同特点,如在「政治」和「社会」类的话题中都表现出高度关注,因此我们将考察的重点放在了主帖议题分布的比较上(见表3)。

  可以看出,「国家政策与ZF效能评价」是左、右派论坛共同关心的议题,分别占31.5%和20.6%,位列第1。不同的是,「强国」对于「民生福利」(11.0%)与「社会平等与贫富差距」(10.0%)较为关注,分列2、3位。而在「猫眼」中,除去包含非公共议题的「其它」(13.4%),则更关注「历史问题」(10.8%)和「民族国家与对外关系」(9.3%),分别位列3、4位。此外,我们还发现「猫眼」较为关注的「自由民主」(7.2%)和「个人自由」(4.6%)却被「强国」置于末位(第12和15位)。而在「强国」中较为关注的「毛及其思想和政策」(5.5%)和「改革与市场经济」(8.5%)则被「猫眼」置于末位(第12和15位)。总体而言,这两个论坛对这十四个公共议题的讨论都很集中,并且,它们在公共议题的偏好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数据结果支持了假设二的观点。
作者: 香馥湾VIP    时间: 2010-12-14 13:26

太长了,太复杂,看不懂
作者: Fiona2009    时间: 2010-12-14 13:29

不错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34

 四 讨论

  (一)网络政治派别的分化

  我们的假设一得到支持,对于理解目前中国网络公共空间中观点的互动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网络公共空间能否成为公共领域」之所以被持续热议,与互联网能够促进草根民主的乐观期待有直接的关系el。然而,新的媒介技术赋予人们愈来愈强的信息「过滤」以及「自我选择」的能力,也使网络公共空间政治分化的问题凸现em。桑斯坦认为,商议的实质在于「与别人分享身份认同」,由此人们也容易倾向于在群体成员原本认同的观点上趋于极化,「商议领地」中的极化立场将进一步导致不同意见群体的分化en。而网络上特殊利益群体的存在和他们培育的「在线公众」(online public)的壮大,也恰恰反映了该群体成员具有集体的YSXTeo。因此,网络左、右派论坛的存在反映了网络政治讨论中的YSXT有朝群体间分化和群体内同质化发展的倾向。例如,在我们抽到的「强国」样本中ep,网友「红色土地,青青草」对朱学勤认为「左派的边缘化不乐观」的观点这样响应eq:

  中国的左派,处境可谓「悲惨」。基本是草根阶层,无权无势,连一块可以公开发表意见的主流平台都没有。……如果改革开放是「大好特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又何须在意几个草根左派的「指责」?朱学勤们难道就不相信,会有「受益于改革」的广大群众站出来替精英说话?捍卫改革让左派们闭嘴?!

  在这个帖子的讨论中,回帖表达了对楼主的强烈支持,甚至还有网友赋诗道:「红色土地青青草,目光锐利刀法好,揭露右派假民主,逮住朱儒开一刀!」er可见,在网络政治讨论中不仅已经出现派别分化,甚至容易出现态度极化。由于「分化」往往被视为对理解异己观点的可能性造成限制,可能增加敌意甚至是暴力,从而对公共领域甚至是社会稳定造成威胁es,因而我们对另一种正面的观点,即互联网的匿名特征「将协助人们克服身份边界,更加自由和开放地沟通,从而促进更加文明地意见交换」et持怀疑态度。在我们的样本中,著名左派ID「数学」的帖子就曾在「猫眼」遭到右派网友这样的「围殴」:

  极右:「原来是著名的瘸腿政论家数学写的」

  xjg101:「你的比喻简直是BC加BC,GP都不懂,还赞助拉选票呢。去拉狗屎吧!!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愚蠢的!!」

  fujo11:「对楼主这样的小人,更需要民主制度的监督和任免机制,否则,他手中有权,比现在的腐败份子更坏。」

  ……fk

  李景鹏指出,人群中的「派别划分」往往基于「某种特殊的共同利益」、「某些共同性的认识」或「某种特定的价值观」fl。网络政治派别的分化也在提醒我们,YSXT作为争夺合法性的工具,往往与阶级、利益集团和党派斗争相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促使利益群体产生分化。许多人开始对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产生不同的态度取向,并选择符合自己或所在群体利益的YSXT来支撑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网络政治讨论中出现的基于YSXT之争的派别分化现象,与当前甚至是历史上的社会变革都紧密相关。

  (二)YSXT之争与社会变革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假设二,即左、右派论坛在议题上具有显著差异,左派论坛更强调「民生福利」和「社会平等」,右派论坛更强调「自由民主」。这种鲜明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左证了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关于「已经变得激进的保守主义遭遇到已经变得保守的社会主义」的论断fm。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也认为左右之争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已经成为「陈词滥调」fn。

  事实上,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网络政治讨论中,左右YSXT的观点碰撞与分化,恰恰构成了目前网络政治讨论中最重要的话语内容。围绕着「该不该改革」(激进左派往往认为不应该改革)与「如何改革」(激进右派尤其强调应该建立美式民主制度)的焦点问题,「左」与「右」表达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例如,在我们「强国」的样本中,左派网友就曾对右派主张的「民主的普世价值」发表过这样的典型看法fo:

  既然你们代表「普世价值」,你们做的利国利民,那么,就该自信你们一定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说到此,不得不提某些人拒绝承认的事实:毛时代,不允许「反对毛主席」的,不是毛本人,而是自发的广大的群众。

  而在我们「猫眼」的样本中,右派网友在〈谁最喜欢美国?〉的讨论中则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刘健:「虽然美国总是冒着某种代价替中国最底层的百姓着想,总是对中国施压让官员们对下层百姓好一点,可是,农民和下岗工人们怀念的是毛泽东……」

  虾米时代呀:「奴才们的主子最喜欢美国。当奴才们穿着前面缝着『忠.勇』背后缝着『S.B』fp的制服,排着队高呼着『打倒美帝』的时候,阿哥和格格们却在迈阿密的沙滩上悠闲的晒太阳。」

  gwenwen:「其实美国是个符号,是他标榜的民主制度,有些人喜欢美国的环境,大多数人更喜欢美国的民主制度。」fq

  从以上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左」与「右」的争论何其激烈,但作为激进派,无论是对毛时代的怀念,还是对美式民主的热爱,它们都分享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对当前ZF或现行政策路线的不满。而且从其它的定性数据中我们还发现,激进的左派和右派同样表达了对儒家传统的批判态度。不可否认,网络政治讨论中的左右之争,已经开启了人们对历史变革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就关于「五四精神」的话语斗争,顾昕认为,评价历史的活动由来已久,而且这种活动又总是同当下的关怀直接联系起来fr。左派论坛中大量涉及的文革、大跃进等毛泽东时期的政策路线,以及右派论坛中不断涌现的对抗美援朝、历史上的汉奸等事件或人物的翻案,都表达了对当前官方话语的解构,同时也被打上了历史上党派斗争的烙印。然而,当每个网民都带着不同的个人经历和利益诉求参与到网络讨论中时,政治话语变得复杂了,而网络政治参与的前途也由于YSXT冲突背后的利益动因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35

五 结语

  个体网民如何对待自我利益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其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被寄予希望的中国网络政治讨论是否可能暗示公民社会的培育与发展。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从一开始思索美国民主制度的时候就强调「公民拥有权利,却不可肆意放纵,自由首先在于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合法追求和支配个人利益」fs。那么,中国网络政治讨论中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自我或所在群体的利益?个体网民能否超越一己私利,在诉求公民权利(citizenship)的同时又具备公民应有的文明质量(civility)?又是否能够做到理性反思,尊重他人的观点,从而避免观点的极化?

  本文作为初探性的研究,旨在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即在政治派别划分的基础上回答网络政治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强国」和「猫眼」的对比分析,支持了左、右派论坛的存在及其议题上的显著差异的假设。这也为我们将来的研究议程提供了路径,即在网络政治派别划分的基础上:(1)进一步分析网络互动中的政治极化和语言暴力现象;(2)考察理性反思的言论能否在讨论中培育起来并赢得关注;(3)结合外部结构因素,挖掘形成舆论的动力机制;(4)针对同一媒介事件(events)所引发的多种层面问题(issue)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比较,从而探寻网络公众议程的建立与政治YSXT之间的共生关系。

  注释

  1 汤普森(John B. Thompson)着,高钴等译:《YSXT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页41。

  2 曼海姆(Karl Mannheim)进一步区分了「YSXT」作为特定概念,实际上体现了特殊集团的自我利益,而作为总体概念指的则是一种世界观或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信奉。参见汤普森:《YSXT与现代文化》,页53。

  3 Edward Shils, “Ideology”, in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23.

  4 参见维基百科网站,“Ide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Ideology; “Ideologies of Parti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Ideologies_of_parties

  5 Charles T. Goodsell, “The Architecture of Parliaments: Legislative Hous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8, no. 3 (1988): 287-302.

  6 参见Stephen D. Tansey, Politics: The Basics (London: Routledge, 2000), 73。

  7 参见Norberto Bobbio, 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 trans. Allan Camer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8 「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一词最先用来指十九世纪在美国出现的由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要求劳工权利和社会公正的政治思潮,并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9、57 顾昕:《中国启蒙的历史图景──五四反思与当代中国的YSXT之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页60、73;10。

  10、13 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6月(上),页106、102;102-106。

  11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页42。

  12 朱学勤:〈「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载《思潮》,页261-63。

  14 谢岳:〈「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学之争〉,《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总第5期,www.cuhk.edu.hk/ics/21c

  15 鲁明军:〈古今之辩:2000年以来中国思想界的现代性之争〉,《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年总第80期,www.cuhk.edu.hk/ics/21c

  16 语冰:〈知识界的分裂与整合(代前言)〉,载《思潮》,页2。

  17 甘阳:〈中国自由左派的由来〉,载《思潮》,页110。

  18 以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为代表的国际事件。

  19 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页22。

  20 主要指发生在2002年8月中日海军于钓鱼岛海域的一次对峙,和2003年10月发生在西北大学的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

  21 Yongnian Zheng,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x.

  22 参见王剑峰:〈世界主义与少数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页201-206。

  23 文化保守主义的突出代表是蒋庆,他提出的「读经」口号引发了大争论。2004年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刊物《原道》的主编陈明发表题为「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思想版图上的位置与意义」的演讲引起强烈争议,后来论战发展到网络上。有人将2004年命名为「文化保守主义年」。参见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2月(上),页68。

  24 魏英杰:〈丧家狗: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之争〉,《东方早报》,2007年5月12日。

  25 王春霞:〈中国的未来不能复旧──徐友渔访谈宪政和国学〉,《学习博览》,2008年1月,页4-8。

  26 秦晖:〈文化无高下,制度有优劣〉,2006年8月14日,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show. aspx?id=32。

  27 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着,葆熙译:《狱中札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8 Jü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a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Thomas Burger and Frederick Lawr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9).

  29 Howard R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3).

  30 Douglas Kellner, “Intellectuals, the New Public Spheres, and Techno-politics”, in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ed. Chris Toulouse and Timothy W. Luke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167-86.

  31 James E. Katz and Ronald E. Ric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 Access,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2), 190.

  32、42 Lincoln Dahlberg, “Rethinking the Fragmentation of Cyber-public: From Consensus to Contest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vol. 9 (October 2007): 827-47; 829.

  33、43 Cass R. Sunstein, Republic.c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67-71; 65-66.

  34 Kevin A. Hill and John E. Hughes,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35 郭良:〈「强国论坛」:9.11恐怖袭击后的24小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页2-13。

  36 顾宁:〈网络政治:虚空间里的绝对民主──从「网络愤青」现象看网络舆论对政治的影响〉,《理论界》,2006年第3期,页123。

  37 交互信度测试选用佩罗(William D. Perreault, Jr.)和利(Laurence E. Leigh)的交互信度指标,Ir 值计算公式为:Ir = {[(F0/N)-(1/k)][k/(k-1)]0.5, for F0/n>1/k。该指标强调了类别数量在影响交互信度上具有敏感性,其中F0指的是编码员之间达成一致判断的单位数量,N是判断的总数量,k是使用的类别数量。William D. Perreault, Jr. and Laurence E. Leigh, “Reliability of Nominal Data Based on Qualitative Judge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6, no. 2 (1989): 135-48。测试结果显示,「内容类型」、「议题」和「政治态度」这三个重要变量的交互信度值分别达到了0.92,0.87和0.80,满足内容分析交互信度不低于0.75的基本要求。

  38 1939年弗古森(Leonard W. Ferguson)通过对以下十项指标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确认了宗教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三个影响政治态度的因素。这十项指标包括:战争,上帝的现实,爱国主义,对待犯罪,资本惩罚,报刊审查,进化,控制出生率,法律和共产主义。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个发现来自开拓性研究,并不是基于理论发展而来的模型测量出来的,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复制检验。

  39 艾森克(Hans J. Eysenck)在1956年对英国政治态度的一项研究中则发现,尽管共产主义者与国家社会主义者(纳粹)虽然分别处于「左-右」光谱的两端,但是二者却有相似之处,进而他确认了「激进」与「温和」这两个因素。参见Hans J. Eysenck, Sense and Nonsense in Psychology (London: Pelican Books, 1957)。

  40 卡方检验一般测量的是一个随机样本中定类变量之间频次的区别。该检验测定相关区别的大小及能否推广到样本要代表的总体。一般而言,当检验值p<0.05时,说明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41、49 John V. Pavlik, “Citizen Access, Involvement,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in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Media, Democracy, and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ed. Frederick Williams and John V. Pavlik (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1994), 139-62.

  eo Nancy Fraser,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 Craig Calhou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109-42.

  44 讨论中所用网友的引言全部来源于本研究的定性数据,即「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论坛2008年1月份的主帖或回帖。

  45 针对朱学勤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所说的对「左派的边缘化不乐观,左派还在等待时机」的观点,「红色土地,青青草」发表了帖子〈当主流们认为「左派边缘化」还不够彻底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民主」究竟是甚么?〉,2008年1月3日,强国论坛,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id=84424559

  46 引文为〈当主流们认为「左派边缘化」还不够彻底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民主」究竟是甚么?〉的回复部分。

  47 参见Gordon Graham, The Internet: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London: Routledge, 1999); Cass R. Sunstein, Republic.com。

  48 参见网友「skywollf」的转帖:〈一次中国「实现民主」的仿真试验〉,2008年1月7日,猫眼看人论坛,http://work.cat898.com/dispbbs.asp?boardid=1&id= 2021738。该帖为著名左派ID「数学」原创。

  51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67。

  52 Anthony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2.

  53 李惠斌:〈序言:解构、重构与超越〉,载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着,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页5。

  54 参见「红色土地,青青草」:〈当主流们认为「左派边缘化」还不够彻底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民主」究竟是甚么?〉。

  55 「S.B」为侮辱性的语言。

  56 参见刘健:〈谁最喜欢美国?〉,2008年1月23日,猫眼看人论坛,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 2047627。

  58 参见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着,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乐 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杨伯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d=161599%A3%A9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37

我是非常的中间派:
温和左:支持强大统一之中国(民族),支持目前中国ZF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崇传统文化
温和右:支持中国ZF的合法性,提倡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借鉴;

完全介于两者之间。
作者: 伊万豆夫    时间: 2010-12-14 13:40

本帖最后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12-14 13:46 编辑

写的极好的学术文章,难得一睹。
作者: zhuyuhua    时间: 2010-12-14 14:05

..................

图片附件: pics_bf2142_1269419194.jpg (2010-12-14 14:05, 52.01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788028.bri3cmdi.asia/attachment.php?aid=55529&k=3e153f33cf4711003239c1ed1d67fb6a&t=1732926927&sid=IK70N8


作者: 铜川路    时间: 2010-12-15 09:15

政治对老百姓不重要,民生才是主旋律


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东西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守护天使    时间: 2010-12-15 09:22

政治对老百姓不重要,民生才是主旋律


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东西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铜川路 发表于 2010-12-15 09:15
还有一点我补充,呆在自己家里不会被火烧死。
作者: zhuyuhua    时间: 2010-12-15 09:24

政治对老百姓不重要,民生才是主旋律


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东西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铜川路 发表于 2010-12-15 09:15
.....这个算不算? 应该不算的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的 这都是幻觉

图片附件: pics_bhg1983_1292373292.jpg (2010-12-15 09:24, 150.69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788028.bri3cmdi.asia/attachment.php?aid=55541&k=0e7238976c3688cabc8a57eea3e7749c&t=1732926927&sid=IK70N8


作者: 守护天使    时间: 2010-12-15 09:26

.....这个算不算? 应该不算的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的 这都是幻觉
zhuyuhua 发表于 2010-12-15 09:24
谣言,档中央已经辟谣了,纯属谣言。
作者: 上海康熙    时间: 2010-12-17 11:56

收藏




欢迎光临 〖嘉城社区网〗 (http://788028.bri3cmdi.asia/)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