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高筑环保门槛,也能选来百亿美元投资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 徐寿松1月19日报道:环保门槛并非吸引投资的"天然杀手",上海化学工业区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产品链招商为核心,对于达不到能耗、排放硬指标的项目,规模再大、投资再高,均予拒绝,但却创下了7年累计吸资超百亿美元的天量。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上海化工区累计吸引投资100.39亿美元;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511.3亿元,单位土地产出高达每平方公里95.31亿元。引人注目的是,投产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控制到1.01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15个多百分点,领先于国内同业。升降之间,显示出大型工业园区只要真正转变了发展方式,坚持节能减排,改变引资模式,实能带来经济、环境效益的双重回报。

    上海化工区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区之一和上海市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尽管也求资若渴,但它毅然对高能耗、多污染的多个钛白粉、多晶硅项目说"不"。"无论规模多大、投资多高,只要项目达不到我们的环保、能耗双标准,坚决不要!"上海化工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余亮茹说。

    仅以综合能耗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能耗分析,上海化工区确定了0.5吨标煤/万元指标作为控制目标,凡进入园区的投资项目,其综合能耗须在0.5吨标煤/万元以下,否则"走人"。

    上海化工区何以如此"牛气"?创新开发理念,探索招商新路,以产品链招商为核心、公用配套为基础、环境保护为前提、管理服务为纽带。区内以乙烯为主导的和以氯气为核心的两条产品链,将英国BP、德国巴斯夫、拜耳等世界化工巨头和上海石化、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骨干企业串联起来,构建了中外化工巨头既互动竞争又携手合作的发展格局。因为竞争,跨国公司摈弃了淘汰技术的梯度转移,带来了新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国内企业调整了发展战略,顺应市场需要,迈开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步伐。源于合作,中外企业依托化工区完善的公用配套服务,实现了关联企业之间产品、辅料等的互换互供,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就是下游企业的原料,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废"得以严格控制和集中处理,走好企业集聚、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的平衡木。

    据悉,为达到生产与生态的平衡,上海化工区在引进的百亿美元投资项目中,环保概算占总投资的12%左右。
网易微博分享 豆瓣网 搜狐微博
返回列表